美国《费城问询者报》10月9日文章,原题:中国崛起并非确定无疑美国正处于艰难时期。2008年以来复苏乏力,一些观察人士担心欧洲金融问题会重创美国,将世界经济拖入二次衰退。美国国内政治仍陷于预算僵局,在这种环境下,许多人预言美国衰落,特别是与中国相比。
此类看法反映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增长缓慢和财政窘迫的现实,但并非前所未有。美国人错估自身实力由来已久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苏联发射人造卫星后,许多人以为苏联已超过美国,到了80年代轮到日本人,如今则是中国人。但这回“衰落论者”会笑到最后吗?
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种不确定因素,尤其是围绕中国政治变化的不确定性往往被低估。经济增长会使中国国力更接近美国,但这未必等于中国会超越美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。由于人口多,经济高速增长,今后10年中国GDP几乎肯定会超美国,但就人均收入而言,至少几十年内还赶不上美国。
此外,即便中国不会遭遇重大政治挫折,但目前的许多预测只是根据增长率得出的,忽略了美国在军事和软实力方面的优势以及中国的地缘政治劣势——日本、印度等其他国家都试图平衡中国,它们欢迎美国的介入。
说到绝对衰落,美国确实面临种种问题,如公共债务庞大、中等教育薄弱、政治陷入僵局等,但其经济仍是高效的。美国在科研投入、大学排名、诺贝尔奖和创业指数等方面均居首位。正如新加坡的李光耀所言,中国有13亿人才库,而美国拥有全世界70亿的人才库,美国可将其融合于有益于创新的多元文化,这是民族主义的中国无法办到的。
当然,美国能否有效落实措施解决问题还不一定。但李光耀或许说得对。他说,中国“会给美国带来严峻挑战”,但就综合国力而言,本世纪上半叶中国不会超过美国。对美国绝对衰落的悲观预测或许最终只是误导,就跟过去几十年的类似预言一样。“别国的崛起”意味着美国将不会像以往那样独霸,而这未必等于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头号强国。▲(作者约瑟夫·S·奈,汪析译)
|